太乙神仙游册府,秦王学士凭阑干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两个不同身份的人物在各自场景中的闲适姿态,充满古典文人雅趣。

第一句"太乙神仙游册府"中,"太乙神仙"是道教中地位崇高的神灵,"册府"指藏书楼或皇家典籍库。这里用神仙在书海中遨游的画面,暗喻读书人沉浸知识殿堂时超然物外的精神状态,就像神仙一样逍遥自在。

第二句"秦王学士凭阑干"展现了一个具体场景:秦王府的学士悠闲地倚着栏杆。这个动作既可能是眺望远方,也可能是沉思默想,通过这个日常细节,生动刻画出文人雅士从容不迫的生活情调。

两句话通过"神仙"与"学士"、"游册府"与"凭阑干"的巧妙对应,形成虚实相映的效果。既表现了文人追求的精神境界(如神仙般超脱),又记录了他们的现实生活(凭栏小憩)。诗中"游"和"凭"两个动词用得尤为精妙,不着痕迹地传递出闲适优雅的意趣。

整体来看,这首诗用简洁的画面语言,把古代知识分子"雅致生活"和"精神追求"两个层面完美融合,短短十四个字就勾勒出一幅令人神往的文士风情画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