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陈寅老〈寒柳堂集}

五洲风雨海隅开,一代骊龙起九垓。
文史百年公独步,门墙廿载我迟来⑴。
春秋恨事丘明瞽,岭表诗情玉局哀。
忍见神州乔木贱,秦灰中有世稀材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词是作者对陈寅恪先生及其著作《寒柳堂集》的感慨和敬仰之作。诗中,作者表达了对陈寅恪先生的深深敬意,同时也抒发了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复杂情感。

首先,诗的开头“五洲风雨海隅开,一代骊龙起九垓”描绘了陈寅恪先生作为一代学术巨匠,其影响力遍及全球,如同一条巨龙从九重天外腾飞而起。这里的“五洲风雨”象征着世界各地的动荡与变化,而“骊龙”则是对陈寅恪先生卓越才华的比喻。

接下来,“文史百年公独步,门墙廿载我迟来”表达了作者对陈寅恪先生在文史领域独步天下的钦佩,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因晚到而未能亲炙其教诲的遗憾。这里的“门墙”指的是陈寅恪先生的学术门庭,而“廿载”则暗示了作者与陈寅恪先生之间的时间差距。

“春秋恨事丘明瞽,岭表诗情玉局哀”这两句,作者借用了古代史学家左丘明失明的典故,以及宋代诗人苏轼(号玉局)的哀愁,来比喻陈寅恪先生在学术道路上遭遇的困境和内心的哀伤。这里的“春秋恨事”指的是历史中的遗憾,“岭表诗情”则暗指陈寅恪先生在岭南(广东一带)的学术生涯。

最后,“忍见神州乔木贱,秦灰中有世稀材”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对学术和文化的轻视感到痛心,同时也指出在动荡的时代中,像陈寅恪先生这样的稀世之才尤为珍贵。这里的“神州乔木”比喻中国的文化和学术,“秦灰”则暗指战乱和动荡,而“世稀材”则是对陈寅恪先生的高度评价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词通过对陈寅恪先生的赞颂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,展现了作者对学术文化的尊重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。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而复杂,既有对先贤的敬仰,也有对现实的无奈,更有对未来文化传承的深切期望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