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有梅思君子也君子在野感物而托兴焉

野有梅,山有璞。岁将晏兮,微霰初落。我思美人,如玉追琢。

山有璞,野有梅。岁云暮矣,飞雪皑皑。美人既见,我心孔谐。

吁嗟美人兮,赠我以琼英。酬以佩玦,聊结中情。愿守贞白,毋渝初盟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野外看到梅花和未经雕琢的玉石时,思念心中"美人"的情感历程。全诗用自然景物作比喻,表达了纯洁真挚的爱慕之情。

开头用"野有梅,山有璞"起兴,梅花象征高洁,未经雕琢的玉石比喻质朴天然的美。随着季节变换(从微雪到飞雪),思念之情也越来越深。这里的"美人"不是指外表美丽的女子,而是品德高尚的君子。

诗中反复出现的"岁将晏兮""岁云暮矣"不仅交代时间流逝,更暗示等待的煎熬。当终于见到思念之人时,用"我心孔谐"四个字生动表现出内心喜悦平静的状态。

最后一段的赠礼描写很有深意:对方赠予琼英(美玉),回赠佩玦(玉饰),这既是信物,也象征着两人品性相投。"愿守贞白,毋渝初盟"的誓言,用白玉的纯洁不变来比喻感情的坚贞不渝。

全诗最大的特点是善用自然景物作比:梅花、璞玉、飞雪等意象既营造出清冷的意境,又暗喻人物品格。语言看似简单重复,实则通过意象的叠加递进,把思念、相见、定情的过程写得含蓄动人。这种借物抒情的写法,让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,是古典诗歌的典型表现手法。

周巽

吉安人,字巽亨,号巽泉。尝参预平定道、贺二县瑶人起事,授永明簿。有《性情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