拟白乐天骠国乐诗并序
骠国何传传以乐,入朝吹乐似吹角。
骠国何亡以乐亡,乐声愈靡国愈伤。
君不见,钟篪移,山河改。
乐工未闻雷海清,少师击磬应人海。
回忆入贡唐贞元,婆娑跳掷星辰翻。
花鬘卉服铜鼓喧,荧听唐帝欢天颜。
臣曰骠乐不足尚,唐帝曰吁予怀畅;
臣曰骠乐宜书史,唐帝曰俞叶宫徵。
雍羌王使舒难陁,太仆之赏荣如何。
咸阳百尺山峨峨,从此长留骠乐歌。
骠乐歌,汉已献,雍由调,光史传。
历汉逮唐几千年,乐声国祚同绵绵。
岂知海上风腥膻,争宅人宅田人田。
藩篱倾,指臂弱,狐伏莽,燕巢幕。
君听骠国乐,转恨唐家无远略。
骠国何亡以乐亡,乐声愈靡国愈伤。
君不见,钟篪移,山河改。
乐工未闻雷海清,少师击磬应人海。
回忆入贡唐贞元,婆娑跳掷星辰翻。
花鬘卉服铜鼓喧,荧听唐帝欢天颜。
臣曰骠乐不足尚,唐帝曰吁予怀畅;
臣曰骠乐宜书史,唐帝曰俞叶宫徵。
雍羌王使舒难陁,太仆之赏荣如何。
咸阳百尺山峨峨,从此长留骠乐歌。
骠乐歌,汉已献,雍由调,光史传。
历汉逮唐几千年,乐声国祚同绵绵。
岂知海上风腥膻,争宅人宅田人田。
藩篱倾,指臂弱,狐伏莽,燕巢幕。
君听骠国乐,转恨唐家无远略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通过讲述骠国(古代缅甸的一个国家)的音乐与国家的兴衰,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。诗的开头提出一个问题:骠国为什么通过音乐传世,却因为音乐而走向灭亡?这里的“音乐”不仅仅是指艺术,更象征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和精神。作者指出,当音乐变得过于奢靡时,国家也随之走向衰败。
接下来,诗人回忆了骠国在唐朝贞元年间向唐朝进贡的场景。当时的骠国音乐让唐朝皇帝非常高兴,臣子们也称赞这种音乐,认为它应该被载入史册。然而,诗人在这里暗示了一个矛盾:虽然音乐让唐朝皇帝感到愉悦,但它并没有帮助骠国自身强大起来。相反,骠国最终因为内部虚弱和外敌入侵而灭亡。
诗的结尾,诗人感叹骠国的音乐虽然流传了千年,但国家的命运却无法延续。他批评唐朝的统治者缺乏远见,没有帮助骠国抵御外敌,反而让它陷入困境。这里的“唐家无远略”直指唐朝的短视政策,暗示了强国对小国的责任与影响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骠国的音乐与国家的兴衰,反思了文化与国家命运的关系。诗人提醒我们,文化固然重要,但国家的强大与独立更为关键,而大国的政策也会对小国的命运产生深远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