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陶杂诗七首 其五

束发万里志,终焉老一经。夕秀复朝华,孺子多早成。

老少不相及,时事亦变更。隐几静焚香,和墨书《黄庭》。

草莽无远图,不寐晨鸡鸣。兵食仰东南,怆然伤我情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感慨,以及面对时代动荡时的无奈与忧思。

开头"束发万里志"指年轻时怀揣远大抱负,但"终焉老一经"却感叹最终只能守着经书终老,暗示理想未能实现。"夕秀复朝华"用早晚花朵的对比,比喻年轻人往往比年长者更早取得成就,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焦虑。

中间部分点出时代变迁带来的隔阂:老一辈的经验已不适用新时代,暗含对时局动荡的忧虑。"隐几焚香写《黄庭》"的描写,展现作者通过书法静心,在乱世中寻找精神寄托。

最后转向现实忧患:"草莽无远图"指普通人难有长远规划,"兵食仰东南"揭示当时朝廷依赖东南粮饷的困境。结尾"怆然伤我情"直接抒发悲痛,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。

全诗以平实语言道出知识分子的典型困境:胸怀大志却难逃时代局限,既想超然物外又难舍家国情怀。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,以及面对历史洪流时的无力感,至今仍能引发共鸣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