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功盛德诗 其七 皇猷

皇有大猷,其成落落。文武不世,千载无作。圣人勃兴,积厚施博。

作之新之,以底远略。

既发我明,既达我聪。合变体经,神化无穷。长毓儒雅,蓄砺兵戎。

无思不服,物有其容。夙夜不怠,济我丰功。

济济朝廷,有名有实。多士在服,百工励翼。礼乐兴矣,刑政既达。

郁乎有文,绍周之则。

绵绵句丽,莽莽河湟。绝彼东海,逸于西疆。或剪或怀,德威孔扬。

列我郡县,袭我衣裳,于前人有光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《神功盛德诗》是一首歌颂帝王功德的赞歌,用现代语言解读,可以分成几个层次来理解:

1. 开篇夸赞帝王谋略 开头说帝王有宏大的治国方略("皇有大猷"),成就辉煌("其成落落")。接着用对比手法:文武双全的人才千年难遇,但如今圣明君主突然兴起("勃兴"),积累深厚,广施恩德,既能创新又能继承传统,最终实现远大抱负。

2. 治国手段的具体描写 - 广开言路:让百姓眼睛更亮("发我明")、耳朵更灵("达我聪"),指政治清明。 - 灵活施政:既遵循经典("体经")又懂得变通("合变"),政策灵活多变。 - 两手准备:一方面培养文人("长毓儒雅"),一方面磨炼军队("蓄砺兵戎"),软硬兼施。 - 万民臣服:所有人都心服口服("无思不服"),各得其所("物有其容")。

3. 朝廷盛况 描写朝廷人才济济("济济朝廷"),官员们("多士")各司其职,工匠们("百工")勤奋工作。礼乐制度兴盛,法律政令畅通,文化繁荣("郁乎有文"),继承周代优良传统。

4. 边疆功绩 用具体地名(句丽、河湟、东海、西疆)展现疆域辽阔。通过"剪"(武力征服)和"怀"(怀柔政策)两种手段扬威立德,将新领土纳入版图("列我郡县"),推广中原文化("袭我衣裳"),超越前人成就。

诗歌亮点: - 用"绵绵""莽莽"等叠词营造磅礴气势 - "或剪或怀"四字道出古代边疆政策的精髓 - 结尾"于前人有光"巧妙点明超越历史的意义

全诗通过具体政策、文化成就、疆域扩张等多角度,塑造了一个勤政("夙夜不怠")、文治武功兼备的明君形象,展现了古代对理想统治者的最高赞美。

华镇

宋会稽人,字安仁,号云溪。神宗元丰二年进士。官至朝奉大夫,知漳州军事。平生好读书,工诗文。有《扬子法言训解》、《云溪居士集》、《会稽录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