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山寺的景色,通过细腻的观察传递出超脱尘世的禅意。
前两句"亭下冷泉清,松深地绝尘"勾勒出一个与世隔绝的清净之地:亭子下的泉水冰凉清澈,茂密的松林将尘世喧嚣完全隔绝。这里用"冷"和"绝尘"两个词,立刻让人感受到这个地方的静谧与纯净。
中间四句通过细节展现时光流逝的痕迹:诗人注意到寺门外的树木("细看门外树"),联想到这些树木见证了多少代僧人的更替("几换寺中人")。远处山峦传来孤独的猿鸣("别嶂孤猿晓"),而近处幽静的花丛中百鸟欢鸣("幽花百鸟春"),这一远一近、一寂一闹的对比,生动展现了山寺既孤寂又充满生机的矛盾美感。
最后两句"坐来危石上,疑是比丘身"最有意境:诗人坐在高耸的岩石上,恍惚间觉得自己仿佛也成了修行僧人。这个结尾巧妙地把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融为一体,让读者感受到诗人与自然合一的禅悦。
全诗用简练的语言创造出一个空灵的世界,通过对泉水、松林、猿鸟等自然元素的描写,传递出对永恒与无常的思考。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物我两忘的意境,让人读后也能暂时忘却尘世烦恼,获得心灵的宁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