挽曾国荃联
百战佐中兴,三江遭涂炭十年,公独持满腹血忱,运奇谋掘地,籍只手擎天,扫穴擒渠,半壁河山劳再造;
二难洵继美,卅载奏埙篪两度,帝深眷一门相业,慨小阮才亡,痛元勋又失,摧梁折栋,万家风雨哭长沙。
二难洵继美,卅载奏埙篪两度,帝深眷一门相业,慨小阮才亡,痛元勋又失,摧梁折栋,万家风雨哭长沙。
现代解析
这首《挽曾国荃联》是一首悼念曾国荃的挽联,曾国荃是清朝末年的一位重要将领,曾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,为清廷立下赫赫战功。这首挽联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,高度概括了曾国荃的生平事迹,表达了对他功绩的敬仰和对他的深切哀悼。
上联主要描述了曾国荃在军事上的卓越贡献。首句“百战佐中兴”点明他身经百战,为清廷的中兴立下汗马功劳。接下来的“三江遭涂炭十年”则是指太平天国运动期间,江南地区(三江泛指长江下游)长期处于战乱之中,民不聊生。而曾国荃“独持满腹血忱”,凭借满腔热血和智慧,运筹帷幄,最终“扫穴擒渠”,平定了叛乱,使得“半壁河山劳再造”,即江南地区得以重归安宁,堪称再造之功。
下联则从曾国荃的家庭背景和去世的悲痛切入。首句“二难洵继美”指的是曾国荃和他的兄长曾国藩,兄弟二人都为国家立下功勋,堪称“二难”(难能可贵)。接下来的“卅载奏埙篪两度”则是指兄弟二人在三十年间共同为国效力,埙篪是古代两种乐器,常用来比喻兄弟和睦。然后,作者提到曾国荃的去世,“慨小阮才亡,痛元勋又失”,表达了对他逝去的深切悲痛。最后,“摧梁折栋,万家风雨哭长沙”则是以夸张的手法,形容曾国荃的去世如同栋梁倒塌,使得万家百姓在风雨中为他哀悼,长沙是曾国荃的故乡,也象征了他的重要地位。
整首挽联通过对曾国荃生平事迹的回顾,展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和军事才能,同时也表达了对他逝去的无限惋惜和哀悼。语言简练,情感真挚,既是对曾国荃的崇高评价,也是对他一生的深情总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