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黄昏时分的闲适生活,充满了宁静的田园气息。
开头两句写诗人想说话却找不到人分享,只能看着太阳慢慢西沉。这里用"冉冉"形容太阳落山的样子,让人感受到时间的缓慢流逝。
中间四句是整首诗最美的部分,像一幅水墨画: - 城外环绕着许多春天的树木 - 江对岸升起了晚霞 - 堤岸上柳絮随风飞舞 - 一艘小船在桃花丛中轻轻漂荡 这些景物共同构成了一幅春日暮色图,既有静态的美(春树、暮霞),又有动态的美(柳絮飘飞、小船轻泛)。
最后两句突然转到生活细节:诗人最爱吃鳊鱼,正坐在古老的木筏边钓鱼。这个结尾很接地气,把前面诗意的画面拉回到日常生活,让人感受到平凡生活中的小确幸。
整首诗的魅力在于: 1. 用简单常见的景物(树、霞、柳絮、桃花)组合出优美的画面 2. 动静结合,让画面活起来 3. 从孤独的情绪开始,最后落在钓鱼这样具体的生活乐趣上,显得真实自然 4. 语言清新自然,就像在和朋友聊天一样亲切
蒲寿宬
名或作寿晟、寿峸。宋末阿拉伯人。与弟蒲寿庚至泉州贸易。度宗咸淳间,知梅州。益、广二王航海至泉州,时寿庚为泉州守,闭城不纳。寿宬密谕寿庚纳款于元,遂于景炎元年同降元朝。有《心泉学诗稿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