郊行暮归

吟罢归来兴欲狂,重城半掩傍昏黄。
钟声遥动山灵答,月魄未高人影长。
竹叶浅斟杯量窄,梅花满插帽檐香。
不妨竟日酬心赏,才到明朝事又忙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郊外漫步归来的情景,表达了他内心的愉悦和对自然的热爱。

首句“吟罢归来兴欲狂”,诗人刚刚吟完诗,心情非常激动,甚至有些狂喜。这种情绪可能是因为他在自然中找到了灵感,或者是因为他对自己创作的诗句感到满意。

“重城半掩傍昏黄”,诗人回到城市时,天色已晚,城市在黄昏的笼罩下显得朦胧而宁静。这里的“重城”指的是城市,而“半掩”则暗示了城市的喧嚣被黄昏的宁静所掩盖。

“钟声遥动山灵答”,远处的钟声在回荡,仿佛是山神在回应。这一句将自然与人文巧妙结合,让人感受到一种神秘而和谐的氛围。

“月魄未高人影长”,月亮还没有升得很高,人的影子却拉得很长。这一句通过月影的变化,暗示了时间的流逝,同时也增添了一丝孤独感。

“竹叶浅斟杯量窄,梅花满插帽檐香”,诗人用竹叶做杯,斟酒浅饮,帽子檐上插满了梅花,香气四溢。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享受生活的细节,体现了他对简朴生活的热爱。

“不妨竟日酬心赏,才到明朝事又忙”,诗人认为不妨一整日都沉浸在自然的美景中,尽情享受,因为到了明天,又要开始忙碌的生活。这一句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留恋和对繁忙生活的无奈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,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愉悦心情,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忙生活的感叹。诗中的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,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生活态度。

胡仲参

胡仲参,字希道,清源(今福建泉州)人。仲弓弟。生平不见记载,就集中诗知其早岁曾在临安就学(当为太学),应礼部试不第,后以诗游士大夫间,游踪颇广,与冯去非等有交。诗集已佚,仅《南宋六十家小集》存《竹庄小稿》一卷(亦收《两宋名贤小集》)。胡仲参诗,以汲古阁影宋抄《南宋六十家小集》本为底本,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