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三

重列北上,分庭异陛。百司扬职,九宾相礼。齐宋舅甥,鲁卫兄弟。

思皇蔼蔼,群龙济济。我有嘉宾,实惟恺悌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庄严的宫廷朝会场景,用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古代礼仪之邦的风采。

前四句像电影镜头般展开:大臣们按照等级整齐排列,文武百官各司其职,礼仪官有序引导宾客。这里"齐宋舅甥,鲁卫兄弟"的比喻特别巧妙,用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亲戚关系,来形容朝堂上君臣之间既亲密又有序的和谐状态。

后四句转向抒情赞美:诗人用"蔼蔼"形容德行高尚的君王,用"济济"形容人才济济的场面,就像看到一群神龙齐聚般壮观。最后两句直抒胸臆——我们款待的宾客,都是和乐平易的君子,表达了主人对宾客的真诚赞美。

全诗最打动人的是它通过严谨的礼仪场面,传递出"礼"背后的温情。那些看似刻板的排列、职守、相礼,最终都指向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与和谐。就像今天虽然不再跪拜行礼,但真诚待人的核心永远不会过时。

沈约

沈约(441~513年),字休文,汉族,吴兴武康(今浙江湖州德清)人,南朝史学家、文学家。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,历史上有所谓“江东之豪,莫强周、沈”的说法,家族社会地位显赫。祖父沈林子,宋征虏将军。父亲沈璞,宋淮南太守,于元嘉末年被诛。沈约孤贫流离,笃志好学,博通群籍,擅长诗文。历仕宋、齐、梁三朝。在宋仕记室参军、尚书度支郎。著有《晋书》、《宋书》、《齐纪》、《高祖纪》、《迩言》、《谥例》、《宋文章志》,并撰《四声谱》。作品除《宋书》外,多已亡佚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