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《雨山》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松树旁远眺群峰时的所见所感,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,展现了山景的壮美和永恒。
首联“独立松边看五峰,峥嵘变态自无穷”写诗人独自站在松树旁,望着五座高耸的山峰,山峰形态各异,变化万千。这里用“峥嵘”形容山势险峻,“变态”则强调山峰形态的多样,暗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。
颔联“烟云尽日常疑雨,泉石经年不御风”进一步描写山中的云雾缭绕,整日不散,让人误以为要下雨;山泉和石头常年不受风吹,显得宁静而恒久。这两句通过“烟云”和“泉石”的对比,既表现了山的朦胧美,又突出了其沉稳的特质。
颈联“樵客往还朝暮见,诗人登眺古今同”将视角转向山中的人文活动:樵夫早晚往来砍柴,诗人登高远望,这些场景古今相同。这里通过“樵客”和“诗人”的日常,暗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,以及山景对历代文人的永恒吸引力。
尾联“回头东望通羊境,兴入匡山第几重”写诗人回头东望,看到通往“通羊”(可能指地名或象征田园)的路径,不禁心生向往,想象自己进入匡山(庐山)的深处。最后一句以问句作结,留下余味,表达诗人对山水之美的无限追寻。
全诗语言质朴,画面感强,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,又融入了人文情怀。诗人通过“山”这一意象,传递了对自然永恒之美的赞叹,以及超脱尘世、向往隐逸的心境。普通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山水的壮丽与宁静,以及人与自然交融的悠然意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