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漉漉送瞿慧夫之堜川
月漉漉,在娄水,老蟾千年浸不死。容花已萎春蕙芳,弦望茫茫运天髓。
月漉漉,在堜水,桂影无烟玉如洗。一天清吹凉参差,琉璃碧破飞鱼起。
我家月明沧海曲,渔歌不惊鸥梦熟。脱巾醉卧竹叶舟,白头浪起高于屋。
送君行,月漉漉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月光如水、意境悠远的送别画面,核心围绕"月漉漉"(月光像被过滤般清澈流动)展开,分三个层次传递情感:
1. 月光见证永恒 开头用"老蟾千年"(传说月中有蟾蜍)比喻月亮在娄水、堜水中永不消逝,暗喻友情如月般长久。将凋谢的春花与依然芳香的蕙草对比,暗示时光流逝中仍有不变的美好。
2. 月光下的奇幻世界 "桂影无烟"写月宫桂树倒映水中的清澈,"琉璃碧破飞鱼起"用打破碧玉般的湖面、鱼儿跃起的动态画面,展现月光赋予自然的灵动生命力。
3. 诗人的江湖梦与送别情 后段转入回忆:用"渔歌不惊鸥梦"(渔歌都惊不醒熟睡的海鸥)表现自己曾经闲适的隐居生活,"竹叶舟"(小舟)、"白头浪"(大浪)的对比,既显豁达又暗含人生风浪。最后重复"月漉漉"收尾,让月光成为贯穿离别的情感纽带。
全诗妙在将月光化作流动的情感载体,通过水月交融的意象,把离别愁绪升华为对自然永恒的感悟,既有水墨画般的清冷美感,又饱含温暖的人情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