折红梅 送元侯兄重入粤,兼寄陆郡守兄孝山
看红梅初放,一枝折取、燕台池馆。
正东风,乍暖乍寒,山邮水驿沙岸。
离歌一半,暗吹入、龙吟羌管。
莫愁去作、蛮府参军,且岭度归猿,亭对来雁。
停帆系缆。
任环绕故园,流连春晚。
重携却、麝媒笔婿,留题药栏深院。
陆生相见。
定问我、酒肠诗胆。
报道不改、旧日疏狂,但频年相忆,李陵台畔。
正东风,乍暖乍寒,山邮水驿沙岸。
离歌一半,暗吹入、龙吟羌管。
莫愁去作、蛮府参军,且岭度归猿,亭对来雁。
停帆系缆。
任环绕故园,流连春晚。
重携却、麝媒笔婿,留题药栏深院。
陆生相见。
定问我、酒肠诗胆。
报道不改、旧日疏狂,但频年相忆,李陵台畔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词是作者为送别好友元侯兄重返广东,并借此机会给陆郡守兄孝山写信表达思念之情而创作的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这首诗词的精髓和魅力:
1. 红梅的象征意义
诗中提到“红梅初放”,红梅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坚韧和高洁的象征。折取一枝红梅,寓含着对好友的美好祝愿,希望他在新的旅程中也能像红梅一样坚韧不拔。2. 离别场景
诗中提到“东风乍暖乍寒”,“山邮水驿沙岸”,描绘了一幅离别时的景象,既表现了季节的变换也暗示了离别时的伤感与无奈。这些环境描写增加了离别的情感重量。3. 离别诗与音乐
“离歌一半,暗吹入、龙吟羌管”这一句,描述了离别时的歌曲和音乐,如龙吟羌管,表达了离别时的不舍之情。这种通过音乐表达情感的手法,使离别更显得凄美。4. 对友人的祝愿与怀念
“莫愁去作、蛮府参军”,诗人用莫愁来称呼元侯兄,表达了对他的关心和祝愿,希望他在新的岗位上也能顺利。诗中多次提到“岭度归猿,亭对来雁”,描述了旅途中的景象,寄托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。5. 与友人的重逢
“陆生相见。定问我、酒肠诗胆”,表达了对友人重逢的期待,也反映了诗人自己对友情的珍视。诗人希望友人能记住他“旧日疏狂”的性格,希望能像过去一样频繁相聚。6. 对友人处境的担忧
“但频年相忆,李陵台畔”,最后一句表达了对友人处境的担忧。李陵台是历史上一段悲凉的历史象征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可能面临的困境的关心和担忧。总结
这首诗通过描绘离别场景、音乐、自然景象等,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,同时也包含了对友人未来的祝愿和担忧。整首诗洋溢着浓厚的友情色彩,表达了即便时光流转,友情依旧坚不可摧的主题。朱彝尊
朱彝尊(1629~1709),清代诗人、词人、学者、藏书家。字锡鬯,号竹垞,又号驱芳,晚号小长芦钓鱼师,又号金风亭长。汉族,秀水(今浙江嘉兴市)人。康熙十八年(1679)举博学鸿词科,除检讨。二十二年(1683)入直南书房。曾参加纂修《明史》。博通经史,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。作词风格清丽,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,与陈维崧并称朱陈。精于金石文史,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,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