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日在郡闻计甫草讣

吴山人日棹春冰,哭罢先师哭友朋。造物爱删耆旧传,江南愁挂上元灯。

草堂诗句追高适,佛土熏修失右丞。同作逐臣君又死,梅花笛里雪鬅鬙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是作者在正月初七(人日)听到好友计甫草去世的消息后,写下的悲痛之作。全诗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深切的哀思,我们可以分几个层次来理解:

1. 开篇的沉重画面 "吴山人日棹春冰"用反差强烈的意象开篇——本该是新春划船赏景的日子,诗人却冒着冰寒出行,暗示心情的凄凉。"哭罢先师哭友朋"直接点明悲痛缘由:刚为老师服丧结束,又遭遇挚友离世,命运接连打击。

2. 对天意的质问 "造物爱删耆旧传"是愤怒的控诉:上天仿佛故意带走德高望重之人;"江南愁挂上元灯"用节日灯火反衬哀伤——本该喜庆的元宵节,此刻只剩愁云笼罩。

3. 用典赞颂逝者 将好友比作唐代诗人高适(写"草堂诗句")和王维("佛土熏修"),赞美他既有高适的才华,又有王维的修行境界。这种类比让抽象的哀思变得具体可感。

4. 结尾的孤绝身影 最后两句最动人:同为被贬之臣,如今只剩自己独活。在梅花飘落、笛声呜咽中,诗人白发凌乱的形象("雪鬅鬙"),把无形的悲痛化作可见的画面,让读者仿佛看到一位在风雪中伫立的伤心老人。

全诗没有华丽辞藻,而是用"春冰""上元灯""梅花笛"等日常意象层层递进,最终凝聚成极具感染力的画面。这种将个人悲痛与自然景物、节日氛围相交织的手法,让千年后的我们依然能共情那种失去知己的彻骨之痛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