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年欢 人日,用史梅溪韵
小缀珠幡,玉搔首、触帘散点晴雪。几箭红兰,恰共水仙俱发。
为约檀心磐口,和瘦影、伴成三绝,湘屏掩、整整斜斜,一般冷淡香骨。
萧郎俊游未歇。乍传柑时候,又拟轻别。打叠离情,待赏新年节物。
挑菜幽期近也,试换取、练裙文袜。临妆镜、拂了蛾儿,月中早见春月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富有情感的画面,主要围绕“人日”(农历正月初七)这一节日展开。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,表达了作者对节日的感受以及内心的情感波动。
首先,诗的开头用“小缀珠幡,玉搔首、触帘散点晴雪”描绘了节日的装饰和氛围。珠幡和玉搔首是节日的象征,而“晴雪”则暗示了冬日的清冷与节日的清新。接着,作者提到“几箭红兰,恰共水仙俱发”,红兰和水仙的盛开,象征着春天的到来,也暗示了新的开始和希望。
在第二句中,作者通过“为约檀心磐口,和瘦影、伴成三绝”表达了对友人或爱人的思念。檀心磐口可能指的是某种香料或饰物,而“瘦影”则暗示了孤独或思念。这里的三绝可能指的是三个重要的元素或情感,共同构成了作者心中的情感世界。
接下来的“湘屏掩、整整斜斜,一般冷淡香骨”则进一步描绘了室内的景象,湘屏(屏风)掩映,室内的一切都显得安静而冷淡,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思念。
诗的后半部分,作者提到“萧郎俊游未歇”,萧郎可能是指某个英俊的男子,也可能是指作者自己。这里的“俊游未歇”暗示了节日中的游赏活动仍在继续。接着,“乍传柑时候,又拟轻别”则表达了节日中的离别之情,传柑是节日的习俗,但作者却感到即将离别,心情复杂。
“打叠离情,待赏新年节物”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在节日中的复杂情感,既有离别的伤感,又有对新年的期待。接下来的“挑菜幽期近也,试换取、练裙文袜”则描绘了节日的细节,挑菜是节日的习俗,而练裙文袜则暗示了节日的装扮。
最后,“临妆镜、拂了蛾儿,月中早见春月”则描绘了作者在镜前整理妆容的场景,蛾儿可能是指某种饰物,而“月中早见春月”则暗示了春天的到来,也表达了作者对新年的期待和希望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词通过对节日景象的细腻描绘,表达了作者在节日中的复杂情感,既有对过去的思念,又有对未来的期待,读来让人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和作者内心的波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