堑垣普施南坛①

胜会盂兰簇一场,南坛跽拜去来忙。
殽堆珍错罗山海,饭贮筐笼罄稻粱。
无主不知谁子姓,有魂何处觅家乡?
年年此夕中元节,宣赦门开礼法王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述了盂兰盆节(中元节)期间在南坛举行的一场盛大仪式。通过生动的描写,诗人向我们展现了节日的热闹景象。

首句“胜会盂兰簇一场”介绍了盂兰盆节这一天的盛况。盂兰盆节是为了超度亡灵、纪念先人而设立的一个重要节日。第二句“南坛跽拜去来忙”描绘了人们在南坛上恭敬地跪拜,来来往往十分忙碌。这里“跽拜”是一种古代礼仪,表示对祖先的尊敬。

接下来两句“殽堆珍错罗山海,饭贮筐笼罄稻粱”生动地描述了祭品的丰富。祭祀台上堆满了各种珍贵的食物,好像山海一般。这些食物被装在筐笼里,献给亡灵享用。诗人用“山海”和“罄稻粱”(罄,尽也;稻粱,泛指粮食)来强调祭品的丰盛,表达了人们对祖先的敬意和思念。

第四句“无主不知谁子姓,有魂何处觅家乡?”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发了哲思。诗人假想有亡灵没有找到主人,不知自己的身份;以及有亡灵失去家乡,不知归处。这些问句让读者不禁思考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身份和归属感的追寻。

最后两句“年年此夕中元节,宣赦门开礼法王”强调了这一节日的延续性,每年这一天,大门打开,让亡灵得以享受仪式的优待。诗人在这里提到的“法王”指的是主持仪式的重要人物,他们通过宣读赦令,给予亡灵以救济。

整首诗通过描绘盂兰盆节的仪式流程,展现了人们对于祖先和亡灵的尊敬,也反映了人们在节日中对于身份认同和归属感的探寻。这样的节日不仅是对过去的缅怀,也是对未来的希望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