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鲜于蹈夫管养正饮卫氏云亭

谁结危亭古岸头,云容水熊入帘钩。
数峰岚翠欲排闼,半夜溪声碍枕流。
入坐烟霞终日秀,对床风雨一灯幽。
那知戎马纷纭际,杖履相陪得胜游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朋友在战乱年代,于一处古朴亭台中饮酒赏景、暂避尘嚣的画面。

开头两句写亭子的位置和景色:不知是谁在古老的河岸边建了这座高亭,从亭中望去,云雾和波光透过帘子映入眼帘。"云容水熊"的"熊"字可能是"影"的笔误,形容云水交融的朦胧美。

中间四句用生动的自然意象表现环境:青翠的山峰仿佛要推门而入,半夜溪水声大得妨碍入睡。整天都能欣赏云雾缭绕的美景,夜里对床夜话时,一盏孤灯映着窗外的风雨,显得格外幽静。这里的"排闼"(推门)、"碍枕"(吵得睡不着)都是拟人手法,让山水有了生命。

最后两句点明时代背景:谁能想到在兵荒马乱之时,我们还能拄着拐杖、穿着木屐,相伴在此畅游。这种乱世中的片刻宁静,反而更显珍贵。全诗通过鲜明的自然描写和"戎马纷纭"的对比,表达了文人雅士对宁静生活的向往,以及在动荡中坚守精神家园的态度。

王之望

王之望(1102-1170),南宋著名诗人、书法名家。字瞻叔。南宋襄阳谷城人(今湖北省谷城县),后寓居台州(今浙江省临海县)。其父王纲,任徽州(今安徽省歙县)通判(与知府、知州共治政事),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,为时人所敬重。绍兴八年(1138年)中进士,乾道六年(1170年)卒于临海。所著有《汉滨集》、《奏议》、《经解》等行于世。南宋高宗、孝宗时期著名诗人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