蓦山溪(1908)

穷阴杀节。
扑面凉沙起。
云水一重重,对如此、江山信美。
汉唐明宋,几个旧名词,寻历史。
今犹是。
神鼎潜移矣。
人生至此,悲愤何时已。
落叶下空林,问身世、飘零胡底。
流光壮志,渐渐暗消磨,上帝死。
天还圮。
且住樊笼里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词写于1908年,当时中国正处于清朝末年,社会动荡,国家衰败。作者通过描写萧瑟的秋景,抒发了对国运衰微的悲愤和无奈。

上片写景: 开头“穷阴杀节”点明时值深秋,万物凋零。“扑面凉沙起”描绘出秋风卷起沙尘的凄凉景象。“云水一重重”则暗示前路迷茫,国家命运如同这重重云水,难以看清。虽然江山依旧壮丽(“江山信美”),但汉唐明宋等辉煌朝代都已成过往云烟(“几个旧名词”),如今只剩下历史的尘埃。而“神鼎潜移矣”则暗指清朝统治摇摇欲坠,政权更迭不可避免。

下片抒情: 面对如此时局,作者不禁感叹人生至此,悲愤难平。“落叶下空林”既是写景,也是比喻自己如同落叶般漂泊无依,不知归宿何在(“飘零胡底”)。曾经的雄心壮志(“流光壮志”)也在时光流逝中逐渐消磨殆尽。最后“上帝死。天还圮。且住樊笼里”更是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绝望——信仰崩塌(“上帝死”),天塌地陷(“天还圮”),自己只能像笼中鸟一样被困在这黑暗的时代里。

整体赏析: 这首词以悲凉的秋景起兴,借古讽今,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身世的感慨。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无可奈何的悲凉。尤其是“上帝死。天还圮”这样的句子,更是震撼人心,表达了作者对旧秩序的彻底否定和对新时代的迷茫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