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胡虑
担胡虑,既不挂于寂静之邱墟,
又不浮之汗漫之江湖,又不持之骑龙雨八区,
胡为唤人挈之登酒垆。桀纣以烟莽其都,
李杜以风沙厥躯。前人醉倒后人扶,
万世一醉何年甦。矧今斗米抵斗珠,
方坊刊章禁私壶。杖头有金何处沽,
何况杖头金又无。我瓦盆,
三年枯,借姑胡虑复我姑。
请姑提取湘江水,去饮三闾楚大夫。
又不浮之汗漫之江湖,又不持之骑龙雨八区,
胡为唤人挈之登酒垆。桀纣以烟莽其都,
李杜以风沙厥躯。前人醉倒后人扶,
万世一醉何年甦。矧今斗米抵斗珠,
方坊刊章禁私壶。杖头有金何处沽,
何况杖头金又无。我瓦盆,
三年枯,借姑胡虑复我姑。
请姑提取湘江水,去饮三闾楚大夫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《提胡虑》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看似荒谬的场景,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和对人生困境的无奈。
诗的开头提到“担胡虑”,这里的“胡虑”可能是指一种酒器或容器,诗人用它来象征人生中的种种忧虑和负担。诗人说这种“胡虑”既不挂在寂静的荒野,也不漂浮在广阔的江湖,更没有被带到遥远的地方,那为什么还要让人带着它去酒馆呢?这里暗示了人们虽然背负着沉重的忧虑,却仍然在追求短暂的欢愉,仿佛这些忧虑无法真正摆脱。
接下来,诗人提到了历史上的暴君桀纣和伟大的诗人李白杜甫。桀纣的残暴导致了他们的都城化为废墟,而李白杜甫的风华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。这里诗人似乎在说,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,最终都会被时间淹没,成为历史的尘埃。
诗人进一步写道,前人醉倒了,后人去扶,万世都沉浸在一种“醉”的状态中,不知道何时才能清醒。这里的“醉”可以理解为人们对现实的无知或麻木,大家一代又一代地重复着同样的错误,没有真正觉醒。
诗中还提到“斗米抵斗珠”,形容生活物资的昂贵,而官府却在严令禁止私人酿酒。诗人感叹,即使手头有些钱,也无法买到酒,更何况连钱都没有。这反映了社会的贫富差距和普通百姓生活的艰难。
最后,诗人说自己用了三年的瓦盆已经干枯,暗示自己的生活困顿。他请求“姑”(可能指一位女性或某种神秘力量)用“胡虑”去取湘江的水,去祭祀三闾大夫屈原。屈原是古代忠臣,因忧国忧民而投江自尽。这里诗人借屈原的故事,表达了对现实的失望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。
整首诗通过诙谐的笔调和夸张的比喻,揭示了人们在困境中的无奈和对现实的无力感,同时也隐含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。
邵定
吉州庐陵人,字中立,号立芗老人。温粹博雅,通《周易》、《春秋》。宅边植梅、竹、兰、桂、莲、菊各十余本,深衣大带,盘旋其间,自称六芗老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