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江仙

夹路传呼杳杳,垂腰印绶累累。万般荣贵出丹枝。遥知心乐处,椿畔桂当时。
酒到芳春偏弄色,轻黄泛滟鹅儿。大为行乐使堪书。醉来花下卧,便是习家池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《临江仙》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充满荣华富贵和欢乐的场景。咱们看看这首词是如何具体展现这种氛围的。

1. 开头描景:“夹路传呼杳杳,垂腰印绶累累。” - 这两句写的是路两旁的呼喊声和官员们佩戴的官印绶带。官印绶带象征着官职和权力,这里用“累累”形容这些绶带很多,表明官员很多。 - “杳杳”则是形容声音遥远,暗示着人们从远处传来的呼喊声,增加了一种宏大的气势。

2. 荣贵的象征:“万般荣贵出丹枝。遥知心乐处,椿畔桂当时。” - “丹枝”指的是红花,但在这里象征着荣华富贵。“万般荣贵出丹枝”形容荣华富贵是从“丹枝”中生长出来的,形象地表现了富贵的源头。 - “椿畔桂当时”是借用树木的名称来比喻。椿树和桂花树都是高档的树木,这里用它们来象征美好的时光和环境,表达了对美好人生的向往。

3. 具体的场景:“酒到芳春偏弄色,轻黄泛滟鹅儿。” - 这两句描绘了春天酒宴的场景。用“芳春”形容春天光景美好,酒到这样的季节变色,增添了几分春意。“轻黄泛滟鹅儿”则是形容酒的颜色像鹅黄色的小河一样轻轻泛着光芒,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充满生机的氛围。

4. 结句的情感:“大为行乐使堪书。醉来花下卧,便是习家池。” -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,认为这样的景致和环境真是个行乐的好地方。“大为行乐使堪书”是说这样的地方值得记录下来。 - 而更形象的是,诗人甚至想象在花下醉卧,就像名臣习凿齿曾经那样,把自己完全融入到大自然中,表达了对自然美景和生活雅趣的热爱。

整体来说,《临江仙》通过对春天景色和富贵生活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,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人生的感慨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