菊花新(中吕调)

堕髻慵妆来日暮。家在画桥堤下住。衣缓绛绡垂,琼树袅、一枝红雾。
院深池静娇相妒。粉墙低、乐声时度。长恐舞筵空,轻化作、彩云飞去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词描绘了一位美丽女子在黄昏时分的慵懒情态,以及她所处的精致环境,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脆弱易逝的美感。

上片先写女子傍晚时分懒得梳妆打扮,随意挽着发髻。她住在画桥堤岸边的宅院里,穿着宽松的红纱衣,衣带垂落,身姿像一株摇曳的琼树,又像笼罩在红雾中。这里用"红雾"的比喻,既写纱衣的轻盈,又暗示暮色中朦胧的美感。

下片转到庭院环境。幽深的院落、安静的池塘,连景物都似乎在嫉妒她的美貌。矮墙外不时飘来音乐声,但女子却担心热闹的歌舞宴会终会散场,自己就像彩云一样随时会飘散消失。最后三句是词眼,透露出对美好事物难以长存的忧虑。

全词像一幅工笔美人图,通过"慵妆""衣缓""红雾""彩云"等意象,塑造出柔美飘逸的形象。最打动人的是结尾那种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与担忧,让整首词在艳丽中带着淡淡的哀愁,就像担心夕阳很快会西沉一样。这种对短暂美丽的咏叹,正是古典诗词最动人的主题之一。

张先

张先(990-1078),字子野,乌程(今浙江湖州吴兴)人。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,曾任安陆县的知县,因此人称“张安陆”。天圣八年进士,官至尚书都官郎中。晚年退居湖杭之间。曾与梅尧臣、欧阳修、苏轼等游。善作慢词,与柳永齐名,造语工巧,曾因三处善用“影”字,世称张三影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