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城子 匏溪方丈题壁

野塘秋水路湾湾。学深山,掩柴关。杓柄溪声,随分住人间。

白发萧萧窗下坐,花散诞,竹平安。

六时清课在毫端。拂齐纨,墨光寒。岁岁年年,懒去靠蒲团。

只是秋来方丈里,书满架,背人看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词描绘了一位隐居老者的日常生活,充满宁静淡泊的韵味。

上片写居住环境:弯曲的野塘小路通向深山,简陋的柴门随意掩着。溪水声像舀水的杓柄声一样自然,老人就这样随遇而安地住在人间。白发苍苍的他坐在窗前,看花儿自由开放,竹子安然挺立——这些景物都暗示着主人与世无争的心境。

下片写日常生活:老人把修行功课都寄托在笔墨之间("毫端"指毛笔尖)。他在白绢上挥毫,墨色透着清寒。年复一年,他懒得像僧人那样打坐参禅("蒲团"是坐禅用的垫子)。唯独到了秋天,在小小的禅房里,他会背着人静静翻阅满架书籍。

全词最动人的是最后这个细节:看似超脱的老人,其实仍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求。"背人看"三个字特别传神,既写出读书的专注,又带着点不愿被打扰的倔强,让这位隐士形象顿时鲜活起来。通篇没有华丽辞藻,就像用淡墨勾勒的写意画,在简单生活中透出智慧与从容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