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清讵免双螯黑,秋老难逃一背红(蟹)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咏蟹诗写得非常生动有趣,用最简练的十个字就抓住了螃蟹最鲜明的两个特征。

前一句"水清讵免双螯黑"说的是:就算生活在最清澈的水里,螃蟹那对威武的大钳子也永远是黑的。这里用"水清"和"黑"形成强烈对比,暗示有些本质特征是无法改变的。就像生活中有些人,无论环境多么纯净高尚,也改不掉某些与生俱来的习性。

后一句"秋老难逃一背红"更有意思:等到秋天成熟时,任你再厉害的螃蟹也逃不过被蒸熟的命运,背壳总会变成红色。这里用"秋老"暗指螃蟹的生命终点,"难逃"二字带着几分幽默的无奈,把螃蟹注定成为美食的命运写得活灵活现。

全诗最妙的是用螃蟹的自然特征,暗喻了人生某些不可抗拒的规律。前一句讲本性难移,后一句讲命运难逃,两句话就把螃蟹从生到死的重要特征都概括了。语言通俗却意味深长,读来既觉得螃蟹形象跃然纸上,又能引发对人生的思考,充分展现了古人咏物诗"以小见大"的智慧。

常某

常某,毗陵(今江苏常州)人。徽宗崇宁四年(一一○五),敕使朱勔置应奉局于平江,搜刮南方奇花异石,民怨沸腾,作蟹诗讥刺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