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泊寄金山僧

曾忆高楼紫翠间,孤舟今夜隔沙湾。
诗留吞海谁应护,名刻朝阳石未刓。
三度长裾空禁掖,百年清梦此江山。
驱驰尚冷东冈约,不待移文已厚颜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《江泊寄金山僧》描绘了诗人泊船江边时对往事的回忆和当下的感慨,情感深沉而富有画面感。

首联"曾忆高楼紫翠间,孤舟今夜隔沙湾"通过今昔对比,勾勒出强烈的孤独感。诗人想起曾经在高楼林立的繁华景象中流连,如今却独自一人在沙湾停泊,孤舟与夜色相伴。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世事变迁带来的怅惘。

颔联"诗留吞海谁应护,名刻朝阳石未刓"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和名声的思考。他担心自己气势磅礴的诗作无人赏识,虽然名声已刻在石头上,但岁月流逝,这种名声又能持续多久呢?这里透露出对文学价值能否长存的忧虑。

颈联"三度长裾空禁掖,百年清梦此江山"写仕途失意。诗人可能多次试图进入朝廷为官("禁掖"指皇宫),但都未能如愿,只能将人生理想寄托在山水之间。百年人生就像一场清梦,唯有眼前江山是真实的。

尾联"驱驰尚冷东冈约,不待移文已厚颜"最见诗人复杂心境。他为了仕途奔波劳碌,却辜负了与山中隐士的约定。还没等到别人写文章责备他,自己就已经觉得羞愧难当了。这种自我反省显得格外真诚。

全诗以江边夜泊为背景,将往事回忆、文学抱负、仕途失意和自我反省融为一体。诗人用孤舟、沙湾、石头、江山等具体意象,把抽象的情感表达得生动可感。最打动人的是那份对理想的执着与现实的无奈之间的挣扎,以及敢于直面自己软弱的勇气,这种真实感让千年后的读者依然能产生共鸣。

许相卿

(1479—?)浙江海宁人,字伯台,晚年自号云村老人。正德十二年进士。世宗即位,授兵科给事中。为给事三年,屡上疏言事,尤极言功臣子弟荫官不及中官厮养,皆不听,遂谢病归。嘉靖八年诏养病三年以上不赴都者,落职闲住,遂废。夏言秉政后,招之,谢勿应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