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夜诗二首 其二

遁迹避纷喧,货农栖寂寞。荒径驰野鼠,空庭聚山雀。

既远人世欢,还赖泉卉乐。折柳樊场圃,负绠汲潭壑。

霁旦见云峰,风夜闻海鹤。江介早寒来,白露先秋落。

麻垄方结叶,瓜田已扫箨。倾晖忽西下,回景思华幕。

攀萝席中轩,临觞不能酌。终古自多恨,幽悲共沦铄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《秋夜诗二首 其二》描绘了一位隐居者在秋夜中的生活场景,表达了他在远离尘嚣后的孤独与宁静,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。

诗中,隐居者选择避开世俗的喧嚣,过上了简朴的农耕生活。他住在荒凉的地方,周围只有野鼠和山雀相伴,远离了人间的欢乐,但他却能从自然中获得乐趣。他亲手折柳枝围起篱笆,从深潭中打水,享受着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。

清晨,他看到云中的山峰;夜晚,他听到海鹤的鸣叫。江边的寒意早早袭来,白露在秋天之前就落下。田野里,麻的叶子开始结出,瓜田中的残叶也被扫去。这些自然景象的变化,让他感受到季节的更替和时间的流逝。

太阳西沉,天色渐暗,隐居者坐在藤萝覆盖的轩窗前,端起酒杯却无法饮下。他心中充满了对往昔的回忆与感慨,意识到自己终究无法摆脱内心的遗憾与悲伤。尽管他选择了隐居,但时间的力量依然让一切都在逐渐消逝。

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,展现了隐居者在宁静与孤独中的复杂情感。他既享受自然的宁静,又无法完全摆脱对过去的怀念与遗憾。这种矛盾的情感,正是这首诗的核心魅力所在。

鲍照

鲍照(约415年~466年)南朝宋文学家,与颜延之、谢灵运合称“元嘉三大家”。字明远,汉族,祖籍东海(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,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,久居建康(今南京)。家世贫贱,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,任前军参军。刘子顼作乱,照为乱兵所杀。他长于乐府诗,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。有《鲍参军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