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苧词
新裁白苧衣,白苧白于雪。
佳人舞香风,白凫绿水骄秋月。
佳人颜色如桃花,系出楚邑东邻家。
清歌妙舞无与偕,谁锡紫玉九雏钗。
不锡钗,情较可,冯姬遭妒谁将妥。
檀口自激扬,柳躯徒婀娜,宁若舜床之侧二女果。
佳人舞香风,白凫绿水骄秋月。
佳人颜色如桃花,系出楚邑东邻家。
清歌妙舞无与偕,谁锡紫玉九雏钗。
不锡钗,情较可,冯姬遭妒谁将妥。
檀口自激扬,柳躯徒婀娜,宁若舜床之侧二女果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《白苧词》描绘了一位穿着雪白苧麻衣的美丽女子,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她的超凡魅力。全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:
1. 视觉冲击 开篇用"白于雪"形容女子新做的白苧衣,突出纯净感。接着用"白凫绿水"(白鸭在绿水上)和"秋月"作陪衬,让读者感受到白衣女子在自然背景下的清丽脱俗。
2. 矛盾之美 诗人说女子"颜色如桃花",却穿着素白衣服,这种红润面容与白衣的对比制造出视觉张力。提到"紫玉九雏钗"的缺失,暗示她虽无华贵首饰,但天然之美更动人,这里藏着对朴素之美的赞赏。
3. 深意寄托 后半段用冯姬(汉代宠妃)的典故反衬,说女子不靠珠宝争宠,而是像舜帝身边的娥皇女英(典故中贤德的姐妹)那样以真性情动人。最后"檀口""柳躯"的描写,强调她自然流露的舞姿比刻意表演更珍贵。
全诗核心是通过白衣舞女的形象,表达对天然去雕饰之美的推崇。诗人用雪、月、绿水等意象构建纯净氛围,再用"不锡钗"的留白手法,引导读者关注人物本质的魅力。最后用历史典故点明主旨:真正的美不在于外在装饰,而在于内在品格的自然流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