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清华亭

名区汇修渚,流望依平陆。
飞雨天际来,远峰净如沐。
生香余晚花,繁阴蔼嘉木。
秀色坐可揽,终然不盈掬。
触景幽兴多,接物道机熟。
谁能与之游,食芳饮山渌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《题清华亭》描绘了一幅自然美景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。

诗的开头,作者站在清华亭,眼前是一片美丽的区域,河流环绕,平原广阔。天空突然下起雨,远处的山峰被雨水洗净,显得格外清新。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心旷神怡。

接着,作者注意到周围的环境:晚开的花朵散发出香气,茂密的树木投下浓荫。这些美丽的景色虽然触手可及,但却无法完全捕捉,给人一种若有若无的美感。这种美既真实又虚幻,让人心生向往。

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,作者感到内心的宁静和愉悦。他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,也领悟到生活中的道理。这种感悟让他的心灵更加充实,也让他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。

最后,作者感叹:谁能与我一起欣赏这美景,享受这自然的馈赠呢?他渴望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,品味花香,饮山泉水,感受生活的美好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。它告诉我们,生活中处处有美,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,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活的真谛。

黄溍

黄溍(1277年11月27日—1357年10月18日),字晋卿,一字文潜,婺州路义乌(今浙江义乌)人,元代著名史官、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画家。他文思敏捷,才华横溢,史识丰厚。一生著作颇丰,诗、词、文、赋及书法、绘画无所不精,与浦江的柳贯、临川的虞集、豫章的揭徯斯,被称为元代“儒林四杰”。他的门人宋濂、王袆、金涓、傅藻等皆有名于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