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题董端明渔父醉乡烧香图十六首 其二 烧香二首

琴心非佛亦非仙,座下弦歌万二千。
一瓣香中谁会得,要须灵刹散花天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是诗人题写在董端明创作的《渔父醉乡烧香图》上的十六首诗中的第二首。题目中的“渔父醉乡”可能是指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或者一种理想化的隐居生活,而“烧香”则可能象征着心灵的净化或对某种精神追求的表达。

“琴心非佛亦非仙”:这句诗的意思是说,琴声中蕴含的心意,既不是佛教的教义,也不是仙人的境界,这意味着琴声表达的是一种不同于宗教或超自然的境界,可能是一种更贴近日常生活的、个人内心的情感表达。

“座下弦歌万二千”:这句描述了琴声的美妙和深远,表达了琴声带来的愉悦和共鸣。这里的“万二千”可能是一个虚指的数字,用来形容琴声的丰富和广泛,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。

“一瓣香中谁会得,要须灵刹散花天”: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神秘而高远的精神境界。香是佛教中常见的祭祀物品,这里用“一瓣香”来比喻对某种精神追求的专注和虔诚。而“灵刹”指的是寺庙或佛塔,“散花天”则是形容佛国净土中的美好景象。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这种精神追求的理解,认为它需要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,如同佛国净土中鲜花散落的美丽景象。

整首诗通过对琴声和香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精神追求的一种向往和理解,同时也隐含了对超越世俗生活的向往。这样的艺术作品往往给人以心灵上的启示和美的享受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