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讲的是伍子胥的悲剧故事,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表达了千古遗憾。
前两句说"当年伍子胥尽忠却被冤杀,如今史书上记载这段往事依然让人心碎"。诗人用"断魂"这个词,就像现代人说"看得人心都碎了",强调历史悲剧带来的强烈情感冲击。
后两句把自然景象和情感结合:"老天爷似乎也觉得这冤屈没得到平反,所以让月光永远照着苏州的胥门(伍子胥相关的城门)"。这里用月光象征永恒的关注,就像现代人用"苍天有眼"来表达对不公的控诉。
全诗妙在把月亮这个常见景物赋予了情感——月光不是普通的照明,而成了历史的见证者。这种写法就像我们今天看到某个古迹会说"连石头都在替古人鸣不平",让无情之物也有了人性化的温度。
萧立之
萧立之(一二○三~?)(生年据本集卷下《壬午元日试笔……》“年似渭滨人样子”、“记前壬午甫能冠”推定),原名立等,字斯立,号冰崖,宁都(今属江西)人。理宗淳祐十年(一二五○)进士。历知南城县,南昌推官,通判辰州。宋亡归隐。有《冰崖诗集》二十六卷,已佚。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《冰崖公诗拾遗》三卷。事见本集末附萧敏《识后》,明嘉靖《赣州府志》卷九有传。萧立之诗,以《四部丛刊》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。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