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寒冬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,语言平实却充满画面感。
首联用"乌焰"(炉火)和"桂魄"(月亮)的交替,暗示时间从黄昏到夜晚的流转。诗人披着粗布衣在结霜的台阶上徘徊吟诗,这个细节生动展现了旅人的孤寂。
颔联通过对比手法,用"闲思"和"静忆"带出两个温暖的记忆画面:热闹集市上满溢的酒香,僧房里横放的古琴。这些回忆与现实的寒冷形成强烈反差。
颈联直抒胸臆,"尘土"象征漂泊,"云帆"代表归途。诗人自嘲长期在外是错误选择,看到远方的船帆更勾起思乡之情。
尾联最为动人。诗人用"画炉灰"这个细腻动作,把抽象的情绪具象化——百无聊赖地用炉灰涂画,独坐至天明。这个生活化的场景,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他无处排遣的愁绪。
全诗没有华丽辞藻,就像冬日里呼出的白气般自然。通过夜晚、霜阶、炉灰等意象的层层铺垫,最终呈现出一个典型中国文人的形象:在寒冷中保持体面,在孤独里坚守诗意,把深深的乡愁化作炉灰上无声的涂画。
罗邺
罗邺 (825—?),字不详,余杭人,有“诗虎”之称。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。著有诗集一卷,《新唐书艺文志》传于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