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战国门。景公

觉病当宜早问师,病深难疗恨难追。
晋侯徒有秦医缓,疾在膏肓救已迟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讲的是春秋时期齐景公生病的故事,用来看病不及时的教训。

前两句直接点明核心道理:生病要早点找医生,等病入膏肓就来不及了。就像现在人说"小病不治成大病",简单两句话把"早发现早治疗"的重要性说透了。

后两句用晋景公的典故具体说明。晋景公请来名医缓看病,但为时已晚——"疾在膏肓"这个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,形容病到最深处,连名医也束手无策。这里用"徒有"二字特别妙,明明请到了顶级专家,却只能干看着,更突显延误时机的遗憾。

全诗用看病比喻治国理政,表面说身体疾病,实际暗指国家问题也要及早处理。最厉害的是把"膏肓"这个医学概念变成了人人能懂的生活智慧,直到今天我们还在用这个成语。二十八个字讲清一个跨越千年的道理,这就是经典诗词的魅力。

周昙

生卒年不详,籍贯未详。唐代诗人。唐末,曾任国子直讲。著有《咏史诗》八卷,今台湾中央图书馆有影宋抄本《经进周昙咏史诗》三卷。《全唐诗》将其编为二卷,共195首,这种形式与规模的组诗在中国文学史上颇为罕见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