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山上沙里访徐昭法先生隐居

华山幽绝处,高士此岩居。
铜狄增新恨,金陀感旧书。
三湘吟思迥,九畹墨痕疏(先生工画兰,墨迹为当代珍宝。)。
造访空车骑,孤标邈不如⑴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隐士徐昭法先生的情景,展现了隐士的清高品格和乱世中的文人风骨。

前两句点明地点——华山深处一个幽静的地方,暗示徐先生远离尘嚣的隐居生活。"铜狄增新恨"用铜人(象征政权更替)表达对时局动荡的感慨,"金陀感旧书"则通过珍贵典籍暗示徐先生深厚的学问。

中间四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徐先生的才华:他既能写出意境深远的诗作(三湘吟思),又擅长画兰(九畹指兰圃),墨宝被世人珍视。最后两句写拜访场景:虽然来访者车马众多,但都显得俗气,反衬出徐先生孤高清远的气质,就像高山般令人仰望。

全诗通过环境烘托、典故运用和对比手法,塑造了一位乱世中坚守节操的隐士形象,表达了对其人格魅力的敬仰。诗中"幽绝"、"孤标"等词营造出超然物外的意境,而"铜狄"、"金陀"等典故又暗含时代背景,使作品既有隐逸之美,又具历史深度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