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京城春日的欢乐场景,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情趣。
首句“龙笙凤管舞轻盈”,生动地描绘了一场华丽的舞蹈表演。舞者们舞姿轻盈,伴奏的乐器也显得格外高雅,如同龙、凤般尊贵。这里使用了“龙笙凤管”来形容乐器的华丽,增加了画面的美感和神秘感。
第二句“步障游看花满城”,进一步描绘了人们游赏的场景。步障是一种用来遮挡风沙的屏风,这里借指人们沿着花丛中游走,欣赏满城的春花。这句不仅描绘了人们赏花的情景,也反映了春天的繁华和生机。
第三句“行到琼林春更好”,把读者的视线引导到了琼林。琼林通常是指精美的园林或宫苑。这里通过“春更好”来强调,即使在琼林里,春天的景色也更加迷人。
最后一句“新来进士唱名声”,点出了诗中的主题。新科进士们在春日游赏时唱起自己的得意之作,彰显自己的才学和荣耀。这不仅展示了新进士们的自豪感,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科举功名的重视。
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美景和进士的描绘,展现了京城春日的繁华和欢乐,同时也隐含了对科举制度下士人追求功名的描写,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态度。
欧阳玄
元代史学家、文学家。延祐年间(1314年—1320年),欧阳玄任芜湖县尹三年,不畏权贵,清理积案,严正执法,注重发展农业,深得百姓拥戴,有“教化大行,飞蝗不入境”之誉。在任内,对芜湖名胜古迹,多加保护修葺,据传“芜湖八景”,是其在任时所形成。对每景都题有七律一首(见康熙《太平府志》和《芜湖县志》),常游“荆山寒壁”,因与家乡荆州的荆山同名,所以其有“三年楚客江东寓,每见荆山忆故乡”之句。离任时,对芜湖依念绵绵。后人将荆山之水取名“欧阳湖”,简称“欧湖”,以志纪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