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寄李子理

麒麟出鲁郊,商鉏为不祥。
向非孔仲尼,何异犬与羊。
所以路傍人,按剑默夜光。
近时青云士,岂无鲁连子。
气节苟不申,甘蹈东海死。
世人闻此言,弃之如敝屣。
投君勿复道,北风吹易水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借古喻今,表达了对正直之士不被世人理解的愤懑,以及坚守气节的决心。

开头用麒麟的典故:麒麟本是祥瑞,但在鲁国郊外出现时却被当作不祥之物。就像如果没有孔子这样的圣人来识别,麒麟和普通的狗羊又有什么区别呢?这里暗喻真正的人才往往被世俗误解。

接着描写现实:路边的人(暗指当权者)手握宝剑却对夜明珠(比喻贤才)视而不见。最近那些飞黄腾达的"青云士"中,难道就没有像鲁仲连(战国著名义士)那样的人物吗?但即便有这样的气节之士,如果抱负不能实现,他们宁愿像鲁仲连一样投海而死。

可悲的是,世人听到这样的言论,只会像扔掉破鞋一样不屑一顾。最后诗人决绝地说:这些话不必再对你说了,北风已吹到易水边(借用荆轲刺秦的典故),暗示自己已做好为理想牺牲的准备。

全诗通过多个历史典故,层层递进地展现了怀才不遇的苦闷、对世俗的失望,以及愿为气节赴死的悲壮情怀。用现代话来说,就像一个有才华的年轻人面对社会的冷漠,既感到愤怒又保持傲骨,最终选择坚持自我、孤勇前行的故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