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薛象先新楼

矮檐风雨送蜗牛,有客来夸百尺楼。
阖郡池台皆下瞰,背城湖海亦全收。
清时未放徒高卧,半世明为故倦游。
解尽橐金君计决,月明长笛起渔舟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写的是朋友新建了一座高楼,作者登楼远眺时的所见所感。

前四句写登楼看到的壮观景象:诗人说自己平时住在矮屋檐下,像蜗牛一样局促。朋友新建的百尺高楼让他大开眼界——站在楼上,全城的亭台楼阁都在脚下,连城外的湖泊大海也尽收眼底。这里用"矮檐"和"百尺楼"的对比,突出高楼的气势。

后四句转向人生感慨:诗人说在这清平时代,自己却无所作为;半辈子东奔西走,现在已感到厌倦。朋友花光积蓄建楼的决定很明智,因为夜晚可以在这里欣赏明月,聆听渔舟上的笛声。这里透露出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。

全诗通过登楼的体验,表达了两种人生态度的对比:一边是朋友的积极进取(建高楼),一边是诗人的淡泊闲适。最后以明月笛声作结,给人宁静悠远之感,暗示诗人更向往后一种生活状态。诗中"蜗牛""倦游"等比喻生动贴切,让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高楼带来的视觉冲击和诗人的内心世界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