杂诗四首 其三

龟肉不可食,蟹螯不中卜。
龟以壳自戕,蟹以味见戮。
所养殊毅豹,所亡等臧谷。
一足致患害,内外皆鸩毒。
嵇康坐才死,霍禹以势族。
乐哉蟹螯中,贮此老龟肉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词通过对比龟和蟹的命运,揭示了人生中一些深刻的道理。

首先,诗人提到龟肉不能吃,蟹螯不适合用来占卜。龟因为其坚硬的壳而被人们用来占卜,最终因为壳而丧命;蟹则因为其美味的肉而被捕杀。这里,诗人用龟和蟹的命运来比喻人生中的两种极端:一种是过于依赖外在的保护,反而因此招致祸患;另一种是因为自身的优点而被利用,最终走向毁灭。

接下来,诗人进一步指出,无论是龟还是蟹,它们的养育方式与豹子这种猛兽不同,但它们的结局却和普通人一样,都难免一死。这里,诗人表达了一个普遍的人生哲理:无论你如何努力,最终的命运都是无法避免的。

然后,诗人提到,一个小小的过失就可能导致巨大的灾难,无论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,都可能成为致命的毒药。这里,诗人提醒我们要时刻警惕,避免因为一时的疏忽而酿成大祸。

最后,诗人以历史人物嵇康和霍禹为例,说明无论是才华横溢还是权势显赫,都无法逃脱命运的摆布。嵇康因为才华而被杀,霍禹因为家族的权势而走向灭亡。这里,诗人再次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抗拒。

诗的结尾,诗人以一种讽刺的口吻说,蟹螯中藏着老龟的肉,似乎在暗示这两种命运的最终归宿是一样的。诗人通过这种对比,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,以及对命运的无奈接受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词通过龟和蟹的命运,揭示了人生中的一些普遍真理:无论你如何努力,最终的结局都是无法避免的;无论是才华还是权势,都无法逃脱命运的摆布。诗人通过这些寓言,提醒我们要警惕生活中的小过失,同时也要接受命运的不可抗拒。

王之望

王之望(1102-1170),南宋著名诗人、书法名家。字瞻叔。南宋襄阳谷城人(今湖北省谷城县),后寓居台州(今浙江省临海县)。其父王纲,任徽州(今安徽省歙县)通判(与知府、知州共治政事),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,为时人所敬重。绍兴八年(1138年)中进士,乾道六年(1170年)卒于临海。所著有《汉滨集》、《奏议》、《经解》等行于世。南宋高宗、孝宗时期著名诗人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