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逃离喧嚣、亲近自然的闲适生活,充满了对宁静田园的向往。
前两句写主人公为了躲避人群,连城镇都忘记了,独自在郊外漫步。这种"避人""耽静"的行为,展现了他对世俗生活的疏离和对宁静的追求。
中间四句用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,勾勒出一幅秋日山野图:秋风扫落叶,寒霜催花开,空山中传来樵夫的砍柴声,浅滩上回荡着船桨的划水声。这些声音非但不显嘈杂,反而更衬托出山野的幽静,就像"蝉噪林愈静"的效果。
最后两句直接抒怀:诗人希望能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结伴,长期过着浇灌菜园的田园生活。这里的"山阳伴"用了典故(魏晋时期嵇康等人在山阳隐居的典故),但表达的意思很直白——渴望远离官场,归隐田园。
全诗语言清新自然,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和直白的抒情,传递出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理想。诗人对简单朴实的田园生活的向往,对现代忙碌的都市人来说,依然具有强烈的共鸣。
李公晦
宋邵武人,字公晦,号果斋。宁宗嘉定七年进士。历泉州观察推官,国子录、通判辰州。受学于朱熹,真德秀以师友礼之。被劾归里,讲论学问,学者毕集。有《禹贡解》、《传道精语》、《朱子年谱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