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因为多病导致视力模糊,无法亲自写书信的无奈心情。他感激朋友王黄门不远千里寄来密蒙花(一种对眼睛有益的花),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。然而,作者也感到忧愁,因为他既没有像内史那样擅长文辞的能力,也没有足够的才华来写诗回赠朋友,只能通过这种简单的方式表达谢意,仿佛隔着遥远的海角天涯传递心意。
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朴素真挚的情感。作者并未使用华丽的辞藻,而是通过平实的语言,将身体的不适、对朋友的感激以及内心的无奈都娓娓道来。诗中流露出的真诚和谦逊,让人感受到友情的温暖和人与人之间的关怀。同时,作者也巧妙地通过“海涯”这个意象,表达了距离的限制和心中的遗憾,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。总的来说,这是一首充满人情味的小诗,展现了平凡生活中的温情与感动。
毕士安
毕士安(938年—1005年11月14日),本名士元,字仁叟,一字舜举。代州云中(今山西大同)人。宋太祖乾德四年(966年)进士。宋太宗太平兴国中,为监察御史,出知乾州。宋真宗即位,权知开封府事。咸平中,复为翰林学士,以目疾出知潞州,又入为翰林侍读学士。景德元年(1004年),进吏部侍郎,参知政事,拜平章事。澶渊之战时支持寇准,力主真宗亲征。景德二年(1005年),毕士安去世,年六十八。获赠太傅、中书令,谥号“文简”。有文集三十卷,今已佚。《全宋诗》录有其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