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龙岭憩石门听霁峰吹笛

鳌背摘芙蓉,翻身落翠浓。
豪情携铁笛,吹响石门松。
草长荒樵径,云归敛夕容。
曲终空万籁,暝色遍诸峰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述了一位豪情万丈的旅人,在下龙岭的石门处休息时,听着霁峰吹笛的情景。

首句“鳌背摘芙蓉,翻身落翠浓”,用神话中的巨鳌比喻山岭,芙蓉则代表高山上的花朵。旅人仿佛从巨鳌背上采摘花朵,翻身后落入一片浓翠之中,展现了他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和豪迈气概。

接下来的“豪情携铁笛,吹响石门松”,铁笛象征着旅人的豪情壮志,他在石门处吹响笛子,声音回荡在山间,震撼了周围的松树。这里既表现了旅人的豪放,也烘托出山间的壮丽景色。

“草长荒樵径,云归敛夕容”,这两句描绘了山间的荒凉景象,草长满了废弃的樵夫小径,傍晚时分,云雾渐渐收敛,仿佛在准备迎接夜晚的到来。这种宁静的氛围与旅人的豪情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
最后,“曲终空万籁,暝色遍诸峰”,笛声结束后,四周一片寂静,仿佛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,暮色笼罩了所有的山峰。这种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宁静与辽阔,仿佛旅人的豪情与自然的壮丽在此刻融为一体。

整首诗通过描绘旅人吹笛的情景,展现了他与自然的交融,既有豪情万丈的气概,也有对自然宁静之美的深刻感悟,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山间,感受到那份壮丽与宁静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