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夜二首 其二

万壑月无声,幽人独自立。
嗾犬吠空林,嫌山太枯寂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极静极寂的月夜场景,传递出孤独与清冷的意境。

前两句"万壑月无声,幽人独自立"勾勒出一幅宏大而寂静的画面:月光洒在连绵的山谷间,却听不到任何声响,只有一个孤独的身影静静站立。这里的"无声"二字用得极妙,既写实(月光确实没有声音),又营造出万籁俱寂的氛围。

后两句"嗾犬吠空林,嫌山太枯寂"突然打破寂静:主人故意唆使狗对着空旷的树林吠叫,原来是嫌弃这山野太过冷清寂寞。这个转折很生动,通过"唆狗叫"这个反常举动,把人对孤独的难以忍受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
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: 1. 用极简的20个字,就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场景和情绪变化 2. 通过"无声"与"犬吠"的对比,突出环境的寂静 3. "嫌山太枯寂"这句直白的心理描写,让读者能直接感受到隐居者复杂的内心世界 4. 把抽象的"孤独"具象化,变成可感可触的月夜、空林、犬吠

这就像是一幅水墨画,寥寥数笔就勾勒出深远的意境,让人仿佛置身其中,感受到那种既享受宁静又难耐寂寞的矛盾心境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