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江东去 海舶书怀

海波不作,水天外、一望茫然无际。
万顷琉璃人倒影,濯尽脂香粉腻。
振袖临风,飞觞酹月,大有髯苏意。
铜琶铁板,许侬也吐豪气。
休为萍泊他乡,故园荆棘,满腹生牵系。
屈指年华过半百,须识浮生如寄。
历尽艰难,从今应悟,离合悲欢理。
学书学剑,有儿幸亦磨厉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词写的是一个人在海上航行时的所见所感,既有豪迈的气概,也有对人生的思考。

上片(前八句)描绘了壮阔的海景和豪迈的情怀: 1. 开头写海面平静,水天相接,一望无际,让人感到渺小又开阔。 2. "万顷琉璃"形容海面像巨大的透明宝石,倒映着人影,仿佛能洗净世俗的脂粉气。 3. 接着写自己迎风挥袖、对月饮酒,像苏轼一样豪放不羁,用铜琵琶铁绰板伴奏高歌,展现豪情。

下片(后九句)转向对人生的感悟: 1. 虽然漂泊在外,但心里牵挂故乡(可能暗示故乡不太平)。 2. 想到自己年过半百,明白人生短暂如寄居世间。 3. 历经磨难后终于看透:悲欢离合都是人生常态。 4. 最后欣慰地说:好在有儿子可以继承自己的文武之志(学文学武),继续奋斗。

全词特色: - 画面感强:从浩瀚大海到对月饮酒,场景宏大。 - 情感起伏:从开始的豪迈,到中段的思乡,再到最后的豁达。 - 用典自然:提到苏轼(髯苏)和"铜琶铁板"的典故,但不晦涩。 - 人生智慧:中年人在经历风雨后的通透感悟,既有无奈也有希望。

最打动人的是最后两句,在历经沧桑后,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,展现了中国传统文人"薪火相传"的精神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