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函谷关

孤吟驴背逐纷纷,路簇征蹄乱晓云。
百二关中曾未险,五千言后竟无人。
遥遥山去连秦岭,滚滚尘飞及鸟群。
却笑弃繻非壮志,高车驷马了终军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经函谷关时的所见所感,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追求的反思。

首先,诗人描述了自己骑着驴孤独地行进在路上,周围是纷纷扬扬的尘嚣和凌乱的马蹄声,天空中的云彩也被搅动。这种景象象征着世间的纷扰和动荡,而诗人却显得孤独而超然。

接着,诗人提到了“百二关中曾未险”,函谷关自古以来是险要之地,但诗人却觉得并未感受到真正的险峻。这可能是在暗示,诗人认为真正的险阻不在外在的环境,而在于人心。随后,诗人提到“五千言后竟无人”,这里可能指的是老子留下的《道德经》,但如今却没有人真正理解或遵循其智慧,表达了对世道变迁的感慨。

然后,诗人描绘了秦岭山脉的连绵起伏和滚滚的尘土,仿佛连鸟儿都被卷入了这喧嚣的世界。这一景象既展示了自然的壮丽,也隐喻了人世间的混乱和浮躁。

最后,诗人提到“却笑弃繻非壮志,高车驷马了终军”。这里的“弃繻”指的是放弃普通生活去追求功名,诗人认为这并不是真正的壮志。而“高车驷马”则象征着富贵和权势,诗人认为这些外在的成就并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的价值。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然和对内在追求的重视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函谷关的描写,表达了对历史、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。诗人认为,真正的险阻和追求不在于外在的功名,而在于内心的境界和智慧。这首诗提醒我们,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,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超然,才是最重要的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