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渔夫在柳荫下独自垂钓的闲适画面,但背后却暗含对世道人心的深刻洞察。
前两句写渔夫远离惊涛骇浪,在柳荫深处停泊孤舟,显得平静安稳。这里的"不涉惊涛"不仅是实写江面风平浪静,更暗喻远离人世纷争;"柳阴阴处"营造出幽静氛围,"孤舟"则突显遗世独立的姿态。
后两句笔锋一转,道出渔夫选择隐居的真正原因:深知世间处处是陷阱算计。这里的"机阱"指各种阴谋诡计,而"一线閒名"则讽刺世人争名逐利的可笑。最妙的是"直钩"这个意象:既写实渔具的简单,又暗用姜太公直钩钓鱼的典故,暗示这种看似笨拙的处世之道,实则是看透世事后的大智慧。
全诗通过渔夫形象,展现了古代文人对"避世保真"生活理想的向往。语言看似平淡,却将人生哲理融入日常场景,让读者在静谧的画面中感受到作者对复杂世事的透彻领悟。这种以小见大、含蓄深沉的表现手法,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。
俞桂
字希郄,仁和(今浙江省杭州)人,宋代官吏、诗人。绍定五年(1232)进士,一作端平二年(1235)进士。曾在滨海地区为官,做过知州。他与陈起友善,有诗文往还。他的诗以绝句最为擅长,往往带着平静的心境观照自然,而时有独到的发现。文字清畅,亦富于诗情画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