伤王司徒褒诗

昔闻王子晋,轻举逐神仙。
谓言君积善,还得嗣前贤。
四海皆流寓,非为独播迁。
岂意中台坼,君当风烛前。
自君钟鼎族,江东三百年。
宝刀仍世载,雕戈本旧传。
绿绂纡槐绶,黄金饰侍蝉。
地建忠臣国,家开孝子泉。
自能枯木润,足得流水圆。
以君承祖武,诸侯无间然。
青衿已对日,童子即论天。
颍阴珠玉丽,河阳脂粉妍。
名高六国共,价重十城连。
辩足观秋水,文堪题马鞭。
回鸾抱书字,别鹤绕琴弦。
拥旄裁甸服,垂帷非被边。
静亭空系马,闲烽直起烟。
不废披书案,无妨坐钓船。
茂陵忽多病,淮阳实未痊。
侍医逾默默,神理遂绵绵。
永别张平子,长埋王仲宣。
柏谷移松树,阳陵买墓田。
狭路秋风起,寒堂已飒焉。
丘杨一摇落,山火即时燃。
昔为人所羡,今为人所怜。
世途旦复旦,人情玄又玄。
故人伤此别,留恨满秦川。
定名于此定,全德以斯全。
唯有山阳笛,凄余思旧篇⑴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是南北朝诗人庾信为悼念好友王褒而作,用深情的笔触讲述了一位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的贵族才子的一生。

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: 1. 开篇用仙鹤王子晋的典故,暗示王褒本应像仙人般长寿,却意外如风中之烛般早逝。这里用"中台坼"(星象陨落)比喻他的离世,充满宿命感。

2. 中间大段铺陈王褒的家世与才华: - 先说他出身江东望族("钟鼎族"),家族显赫了三百年,用"宝刀""雕戈"象征武将世家。 - 接着夸他文采斐然:像佩戴黄金蝉饰的官员,既有忠臣风骨又有孝子品德,文章如珠玉般华丽,辩论如秋水般透彻。 - 还描写他悠闲的贵族生活:静亭系马、烽火闲燃、读书垂钓,展现其儒雅气质。

3. 转折到病逝场景: - 用"茂陵多病"(汉武帝陵墓)暗示病情严重,侍医束手无策。 - 埋葬时用"柏谷移松""阳陵买墓"的典故,突出葬礼的隆重。 - 最动人的是"狭路秋风起"四句:用秋风飒飒、白杨凋零、山火燃烧等意象,渲染悲凉氛围。

4. 结尾抒发人生无常的感慨: - 昔日被羡慕的贵公子,如今只余世人怜惜。 - "世途旦复旦"两句道破世事无常、人心难测的真理。 - 最后化用"山阳笛"典故(晋代向秀怀念嵇康的故事),表达物是人非的哀思。

这首诗的魅力在于: 1. 用贵族生活细节(雕戈、绿绶、黄金蝉)与自然意象(秋风、松柏、山火)交织,既显身份又动人情感。 2. 通过今昔对比("昔羡今怜")突出生命脆弱,引发共鸣。 3. 结尾笛声的意象余韵悠长,让哀思超越时空,类似现代人听到故人最爱的歌时涌起的怀念。

庾信

庾信(513—581)字子山,小字兰成,北周时期人。南阳新野(今属河南)人。他以聪颖的资质,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,又来到北方,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,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,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