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杨教授之邵武
昔在匡山下,杏花手自栽。
杏花绕天发,先生归去来。
归来双阙下,故人满京华。
争修荐剡非所欲,东望闽海回云车。
铜章四寸郡文学,夏楚不用施方略。
诚能动物物皆春,人间无如教官乐。
皋比坐拥春风喧,服事弟子来如泉。
问咨唯喏皆圣贤,教官之乐不可言,为尔再赋菁莪篇。
杏花绕天发,先生归去来。
归来双阙下,故人满京华。
争修荐剡非所欲,东望闽海回云车。
铜章四寸郡文学,夏楚不用施方略。
诚能动物物皆春,人间无如教官乐。
皋比坐拥春风喧,服事弟子来如泉。
问咨唯喏皆圣贤,教官之乐不可言,为尔再赋菁莪篇。
现代解析
这首《送杨教授之邵武》是一首送别诗,表达了作者对杨教授的敬重和对他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。诗中通过描绘杨教授过去的生活和他即将前往的新环境,展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教育事业的崇高。
首先,诗中提到杨教授过去在匡山下亲手栽种杏花,杏花盛开象征着美好和希望。杨教授归来时,京城的朋友们争相为他推荐官职,但他却选择东望闽海,回到云车(可能指闽地)去担任郡文学(地方教育官员)。这表明杨教授不追求权势,而是更愿意投身教育事业。
接下来,诗中描述了杨教授在教育事业中的成就和快乐。他不需要严厉的惩罚手段,就能让学生们心悦诚服,课堂氛围如同春天般温暖。他坐在讲台上,春风得意,学生们像泉水一样涌来向他请教。他对待学生的态度如同对待圣贤一般,这种教育的乐趣无法用言语表达。
最后,作者为杨教授再次赋诗,表达对他的祝福和敬仰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,展现了杨教授的高尚品格和教育事业的崇高,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。这首诗不仅赞美了杨教授的人格魅力,也传递了教育的重要性和乐趣。
解缙
解缙(1369年-1415年),字大绅,一字缙绅,号春雨、喜易,明朝吉水(今江西吉水)人,洪武二十一年(1388年)中进士,官至内阁首辅、右春坊大学士,参预机务。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,屡遭贬黜,终以“无人臣礼”下狱,永乐十三年(1415年)冬被埋入雪堆冻死,卒年四十七,成化元年(1465年)赠朝议大夫,谥文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