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荷花图景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。
首先,诗词开篇描绘了荷花在水面上盛开的景象。荷花的香气和水雾交织在一起,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。诗人在这里用“香霭”来形容荷花的香气,显得非常细腻。
接下来,诗人提到自己刚刚从一个学士那里得知了这片美景。学士可能是指一位学者或文人,他带着诗人来到了这个美丽的地方。诗人用“览胜”来形容这次游览,表达了对美景的欣赏。
然后,诗人用“红艳晴薰霞作锦”来形容荷花在阳光下的美丽。荷花盛开的红色在阳光的照耀下,像彩霞一样绚丽,仿佛织成了一幅美丽的锦缎。这里的“薰”字用得巧妙,既形容了阳光的温暖,又暗示了荷花的香气。
“冰绡寒伴玉为河”这一句则描绘了荷花的叶子。荷叶像冰绡一样薄而透明,在寒风中显得更加清冷。诗人用“玉为河”来形容荷叶下的水面,仿佛水面上覆盖着一层玉石,显得非常清澈。
接下来,诗人用“如翻堕珥依仙渚”来形容荷花的花瓣。荷花的花瓣像仙女的耳环一样轻盈,仿佛随时会从水中飘落。这里的“仙渚”指的是仙境般的河岸,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。
“若浣明妆出素波”则进一步描绘了荷花的美丽。荷花像刚刚洗过的明净妆容,从清澈的水波中浮现出来。这里的“浣”字用得巧妙,既形容了荷花的洁净,又暗示了水的清澈。
最后,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采摘荷花送给远方友人的愿望。“欲采芳华劳远赠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。然而,秋风渐起,诗人只能独自欣赏这片美景,心中不免有些遗憾。这句“秋风其奈独看何”既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留恋,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,展现了荷花的美丽和诗人的情感。诗人不仅赞美了自然的美丽,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,读来令人回味无穷。
陆树声
陆树声(1509年-1605年),字与吉,号平泉,松江华亭(今属上海市)人。晚明官员。)家世业农,从小种田,暇时苦读,嘉靖二十年(1541年)会试第一,得中进士,被选为庶吉士,授翰林院编修,因父亲病重回乡,服丧三年。其后数次辞官,又被起用。返回朱家角后,闭门谢客,安度晚年,九十七岁病卒,追赠太子太保,谥文定。著有《平泉题跋》、《耄余杂识》、《长水日记》、《陆文定书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