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田园生活画面,通过细腻的描写,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和简朴生活的热爱。
首先,诗的开头两句写的是东湖水面的景象:湖水退去,露出了堤岸的沙地,小船划过湖心,水中的藻荇随着波浪轻轻摇曳。这里的“露堤沙”和“藻荇斜”都是非常生动的描写,让人仿佛能看到湖水退去后的自然景色,感受到那份宁静与和谐。
接下来两句写的是乡村小路的景象:一条野径穿过竹林,小桥横跨其上,村庄里稀疏的柳树与芦花交错。这里的“野径小桥”和“烟村疏柳”充满了田园气息,给人一种闲适自在的感觉,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。
然后,作者转向了食物的描写:新米煮熟后像胭脂一样洁白,活鲫鱼的味道甚至比著名的丙穴鱼还要鲜美。这两句不仅写了食物的色香味,还通过对比突出了鲫鱼的美味,展现了作者对简单食物的珍视和享受。
最后两句写的是夜晚的景象:饮宴结束后,作者乘着月色回家,月光皎洁,连灯笼里的纱罩都显得多余。这里的“肩舆乘皓月”和“烛笼何用两行纱”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明亮的夜晚,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满足与安宁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,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与宁静。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、食物和夜晚的描写,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。整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,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泊宁静的美。
张商英
(1043—1122)蜀州新津人,字天觉,号无尽居士。张唐英弟。英宗治平二年进士。调通川主簿。熙宁中以章惇荐,权检正中书礼房公事,擢监察御史里行。坐事责监荆南税。哲宗初为开封府推官,屡诣执政求进,反对稍更新法,出提点河东刑狱,连徙数路。哲宗亲政,召为右正言,迁左司谏,力攻元祐大臣司马光、吕公著等。徽宗即位,迁中书舍人,崇宁初为翰林学士,寻拜尚书右丞,转左丞。与蔡京议政不合,罢知亳州,入元祐党籍。大观四年拜尚书右仆射,变更蔡京所为,为政持平。为台臣疏击出贬。后还故官职卒。谥文忠。有《神宗正典》、《无尽居士集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