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京教习

敢云才识出人群,羁滞愁心空自焚。
春色晓瞻天路迥,钟声遥隔帝城闻。
嗣宗谩洒穷途泪,贾谊能传治世文。
家望扶桑归路远,碧霄遮断海东云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《留京教习》是一位在京任职的官员抒发内心矛盾的作品,字里行间既有怀才不遇的苦闷,又有报效国家的志向。

开头两句"敢云才识出人群,羁滞愁心空自焚"直白地表达了作者的纠结:虽然自认才华出众,却因长期滞留京城无法施展抱负而焦虑,像被火烤般煎熬。"春色晓瞻天路迥"用清晨远眺的意象,暗示自己离政治中心看似很近实则遥远;"钟声遥隔帝城闻"更以模糊的钟声,强化了这种可望不可即的孤独感。

中间用阮籍(嗣宗)穷途痛哭和贾谊献策两个典故形成对比:一边是怀才不遇的悲愤,一边是渴望像贾谊那样为国效力的抱负。这种矛盾心理通过"谩洒"(徒然流泪)和"能传"(能够贡献)的对比显得格外强烈。

结尾两句最动人,诗人望着东方故乡的方向,却被重重云雾遮挡,这个画面既写实又象征——既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,也暗喻仕途上的重重阻碍。全诗以"碧霄遮断"作结,让壮志难酬的惆怅余韵悠长。

整首诗就像一幅古代知识分子的心理画像:在功名与归隐间挣扎,在理想与现实间徘徊,用春色、钟声、白云这些日常景物,道出了每个时代追梦人共通的迷茫与坚持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