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中述还

秋风策策雁来迟,病况缠绵强自支。
有药难医贫到骨,无钱可买命如丝。
燕台梦隔三千里,槐枕肠回十二时。
儿女关情谁判遣,聊凭一纸寄君知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患重病的人在秋天的景象中自述心声。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:

1. 环境描写:诗的开头“秋风策策雁来迟”描绘了一幅秋风凄凉、大雁南飞较晚的景象。这样的描写不仅渲染了凄凉的氛围,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。

2. 病中的无奈:“病况缠绵强自支”表达了诗人虽然身患重病,但还是通过自己的意志力在支撑着。这种坚强与无奈交织的情绪,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坚韧与痛苦。

3. 贫困与生命:“有药难医贫到骨,无钱可买命如丝”这两句诗直接点出了诗人因为贫困而难以治病的情况。这里的“贫到骨”和“命如丝”形象地描述了他生活的困境和生命的脆弱,反映了诗人生活的艰难。

4. 思念与希望:“燕台梦隔三千里,槐枕肠回十二时”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梦中与远方家乡的距离感。这里的燕台指代诗人所处的地方,而“三千里”则形容遥远的距离。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,虽然身处病痛之中,但仍然不忘思念家乡和亲人。

5. 情感与寄托:“儿女关情谁判遣,聊凭一纸寄君知”最后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儿女的思念之情,尽管思念难以排遣,但只能通过书信寄托自己的情感与思念。这种情感上的寄托,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无奈,同时也感受到了他对亲人深深的思念。

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述和意象的运用,传达了诗人患病时的无奈、对家人的思念,以及在困境中依然坚强的情感。这些情感和描写让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,从而产生共鸣。

0